一、按照實際功能系統劃分,供電系統靈活,在室外或移動測試時可以直接將模塊拔下來,用充電寶(5V)miniUSB供電。
二、移動入網方式可選擇NB-IOT模式入網,也可選擇傳統的GPRS模式入網。
三、支持低功耗、遠距離LoRa通信以及PDA模塊無線指令控制。
四、可實現遠程開關鎖功能。
五、使用溫濕度采集終端,采集卡分布式部署,采集數據集中上傳至云管理平臺(環境監測示例)。
六、支持13.56MHZ的NFC近場通訊,可實現充值,計費等停車場功能。
七、可實時與云管理平臺進行TCP、UDP通信,實現終端與平臺的聯動。
八、可在云管理平臺上管理所有終端,查看所有終端的實時或歷史信息,以及配置終端參數與終端聯動等。
九、標準可拓展的物聯網組包協議,可拓展性強,留有客戶二次開發的接口。
十、LCD實時刷新顯示整機狀態,可以了解整個通信流程;
包含智能鎖、環境監控、停車管理等3個應用場景,1個PDA本地采集控制終端,產品組成結構,如圖所示。
三個場景均包含Cortex-M3主控板、GPRS模塊、NB-IOT模塊、GPS定位模塊、LoRa通信模塊、和不同的傳感器采集控制模塊,主要將傳感器信息通過NB-IOT或GPRS上傳到云管理平臺集中存儲、統計、分析、展示??蛻艨赏ㄟ^云管理平臺查詢指定區域,指定時間段的傳感器數據、定位信息、電量信息、設備狀態,也可設置終端產品的參數信息,支持遠程手動控制或自動控制。
三個場景系統與PDA系統之間采用低功耗,遠距離的LoRa通信方式進行點對點通信。PDA系統既可以與場景系統交互傳輸本地傳感器數據,又可以向場景系統發送命令,控制場景系統中的執行機構。實際使用過程中,場景系統和PDA系統的LCD屏都會實時刷新顯示各自系統的實時信息。功能架構如圖所示。
課程目標:認識窄帶物聯網通信技術,了解物聯網當中各種通信方式的特性及相關應用場景,并通過具體物聯網應用案例了解物聯網在真實生活場景里的體系架構,掌握相關物聯網常用傳感器,通信技術開發以及運用窄帶物聯網技術實現品質生活。
課程簡介:對NBIOT、Lora窄帶物聯網,GPRS移動互聯網以及GPS/BD定位技術比較詳盡和全面系統的描述,并通過相關應用實驗對窄帶物聯網的網絡特性及應用場景進行全面的解析,讓學生對窄帶物聯網技術進行直觀的了解。
課程目錄:
類別
|
課程實驗
|
備注
|
設備簡介
|
平臺認知
|
|
NB-IoT物聯網套件
|
NB-IoT系列無線節點介紹
NB-IoT系列無線模組介紹
NB-IoT無線節點硬件資源
搭建物聯網開發環境
|
|
嵌入式接口實驗
|
實驗一、LED控制實驗
實驗二、蜂鳴器控制實驗
實驗三、按鍵采集實驗
實驗四、外部串口通信實驗
實驗五、定時器時間片實驗
實驗六、 LCD顯示實驗
實驗七、 外部RTC時鐘實驗
實驗八、外部復位芯片實驗
|
|
傳感器接口實驗
|
實驗一、數字氣壓傳感器實驗
實驗二、溫濕度傳感器實驗
實驗三、NFC讀卡實驗
實驗四、電機控制實驗
|
|
無線模塊實驗
|
實驗一、NB-IOT模塊串口驅動及AT驅動實驗
實驗二、 NB-IOT擾碼配置實驗
實驗三、NB-IOT開機入網實驗
實驗四、NB-IOT接收數據實驗
實驗五、 NB-IOT發送數據實驗
實驗六、整體業務指令測試實驗
實驗七、 LORA串口驅動實驗
實驗八、 LOAR收發參數讀取,配置實驗
實驗九、就LORA點對點通信實驗
實驗十、 LOAR整體收發指令測試實驗
實驗十一、 GPRS串口驅動實驗
實驗十二、 GPRS開機入網實驗
實驗十三、GPRS接收數據實驗
實驗十四、 GPRS發送數據實驗
實驗十五、 GPRS整體業務指令測試實驗
實驗十六、 GPS串口驅動實驗
實驗十七、 GPS定位模式設置實驗
實驗十八、 GPS定位數據解析實驗
實驗十九、 GPS定位數據上傳平臺展示實驗
|
|
云平臺應用操作實驗
|
實驗一、 電子鎖部分的操作,設置,查詢實驗;
實驗二、 智慧環境監測部分的設置,查詢實驗;
實驗三、智慧停車部分的刷卡,設置,查詢實驗;
|
|
場景案例應用案例
|
智能鎖子系統
智慧環境監測子系統
智慧停車子系統
PDA子系統
|
|
南方科技大學
